top of page

你知道怎样改变认知吗

已更新:2021年6月11日

——根据马方院长直播答疑整理

欢迎收听音频版https://sndn.link/mafang/buObuE


认知决定一个人的行动,行动反过来促进认知的改变,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认知的改变当中的。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,我觉的还要再加上“做到老”,是“活到老,学到老,做到老”,但是现实生活中,却有太多人让自己的认知停留在某个阶段,让自己的生命状态如一潭死水,直到老去。



认知是需要不断成长的



一个人的认知不是固定不变的,每个年龄段有适合每个年龄段的认知,比如我们从小长到大,认知就是不断扩大的,我相信没有人会不认可这种认知的成长性。小时候,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很单纯,充满好奇,急切的想要了解更多,知道更多,但是我们成年以后,却最容易放弃成长,固守自己的认知,不愿意去做改变和提升。

人之所以会固守认知,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和接收到的信息太过单一,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的,生活就是这样的,所以就固化了自己的思维,不再成长,而因为认知没有成长,带来的结果也一定是自己生活的一成不变甚至越来越坏,这将是一种恶性循环。

过去我们常说的成语“坐井观天”就是这种情况,但是因为成语故事里坐井观天的是青蛙,所以极少人会主动联想到自己,而是认为说的都是别人。现在有一个新的名词叫“隧道视野效应”,说一个人若身处隧道,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,进而阻碍了认知水平的拓宽与心智的成长,长此以往,认知就会变的单一、狭窄,心智不成熟。这种表述更容易让人接受,而且很多人也因为走过隧道而有切身体验,当车开出隧道,眼前立刻一片开阔。

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并不是年龄的增加,而是认知的成长,是敢于不固守已有的认知并且愿意接受改变。其实,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本质上就是认知的差距。

现实中你会发现,你身边的圈子,有些你是融不进去的,你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人与人之间能聊的来,并不仅仅是因为相同的话题,而是因为相同的逻辑,而要能聊的透,则不仅仅是因为相同的逻辑,更重要的是因为相同水平的认知能力。换句话说,你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你工作和生活的层次与水平。

那么,要如何改变认知呢?


换位思考,学会反思


换位思考就是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,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评判别人。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判别人是人的本能,只要别人说的、做的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,非常喜欢张嘴就喷。这个本能的行为除了让人获得一时的痛快以外,没有其他任何的好处。如果任由这样放纵自己的本能,人永远不会有成长。

人要成长,就要学会反思,不管别人说什么或者做什么,如何与自己的认知不一样,我们都要首先去反思:他为什么会这么说、这么做?如果是我,我会怎样?他这么说、这么做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?这样的思维模式属于哪一类人会有的思维?

再往深一点,那就是你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,比如,他为什么会这么想?是什么影响了他的思维?是经济能力还是家庭的影响?或者是学校的教育给他的影响?再理性一点,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他这么想?

像这样换位思考一下,你未必会得到所有的答案,但是你一定会学会认可别人,包容别人,最重要的是你能从认可和包容中看到存在的问题,看到差距,看到自己可以提升的空间,你的认知慢慢就会扩大和深入。


不要用现在判断未来


想要改变认知,就不要用现在判断未来,因为你现有的想法80%都是错的,甚至可能100%都是错的。

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其实我们现在对外界所有的认识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,而我们对未来所有的判断也是基于我们过去的经历。说白了就是过去的环境和经历决定了我们对未来的认知。比如,穷人看未来和富人看未来是不一样的,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工作了二十年的人看未来也是不一样的。

那么,如果用过去陈旧的经验去开创未来,会有未来吗?所谓的未来也不过是过去在时间上的延后。所以,过去的经验越重,头脑里装的不变的认知越多,未来越悲哀,是过去的认知和经验在限制我们如何看待未来。

比如,我们谈孩子的教育,几十年来约定俗成的标准是考分高就是学习好,学习好就是好孩子,听话就是好孩子。这样的标准对吗?我们有多少家长不是接受了这样的标准?有多少家长不是在这样的标准下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拼命背标准答案、做题?有多少家长关注过孩子未来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?考分高能代表生存能力吗?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生活的好,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孩子未来怎么能生活的好?我们太多人被约定俗成的标准裹挟着,随着潮流在往前走,却不知前面可能是万丈深渊。

所以,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遇事往后推理一下,多问几个为什么,不要轻易就受别人的影响,不要管你身边的人给你多少暗示,不要听那些所谓的约定俗成、人云亦云的似乎得到所有人认可的话,有谁告诉你这些话一定是对的吗?告诉你这些话是对的人都是些什么人?他们背后有没有什么利益驱使呢?我们思考过没有?


别用情绪思考


要改变认知还有一个很大的敌人,那就是情绪,所以不要用情绪思考。虽然人自己认为自己很厉害,很高级,但是人的思想是很弱的,非常容易受外界的影响,更容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。人一旦带着情绪思考,他的思考一定没有逻辑,其实也就没有了思考。

比如,我曾经说过,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孝顺父母,有人一听就炸了,说我把人都教坏了,说我没人性,这就是一下子陷入情绪了。情绪是多变的,没有逻辑可言,情绪往往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固有的认知,维护一种存在即合理的约定俗成的观念,却放弃了去思考事物的逻辑关系。

孝顺父母是属于道德层面的事情,是人伦常理,本来就是一个人格正常的人的本能,还需要父母去要求才能做到吗?一旦成了父母要求孩子孝顺,孩子才来孝顺,其实已经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失败的。

道德是用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,不是用来要求和绑架别人的,父母也不可以,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,即便是父母也不能用道德绑架孩子。但是现实中这种现象却很多,很多孩子苦不堪言。

我想说,关于孝顺父母、遵守妇道、忠君爱国、尊重领导等等,这些存在了很多年很多年的观念,逻辑是有问题的,这些都是规矩,是强者给弱者定的规矩,是属于道德层面的,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逻辑,我们的认知不改变,那么我们就会被道德绑架和用道德绑架别人。人有精神追求,会思考,这是人和动物唯一的区别,如果我们辜负了人类特有的思考能力,老是墨守成规,老把存在当成合理,把规矩当真理,我们就不会有进步。

所以,我们需要学会思考,不用情绪思考,学会讲规则,明确各自该做什么,而不是老是从道德层面上要求别人,人一旦喜欢从道德层面上说事儿,就很容易情绪化思考,这个需要我们重视起来。


用常识和逻辑去理性思考


不用情绪思考,就要用理性思考,那么怎样才算是理性思考?那就是用常识和逻辑去思考。

常识这个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,却很难给常识做个精准的定义。我们似乎都知道,但又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就像奥古斯丁说的“时间是什么?如果无人问我,则我知道,如果我欲对发问者说明,则我不知道。”

尽管如此,我还是试着来解释一下我理解的常识。常识是这个社会中最基础、最朴素的普遍被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,是经过无数人的漫长时间的经验反复验证的,是不与人性冲突、不与自然法则对抗的。正因为被反复验证过,所以,在人类可知的时间范围内,常识不会因时间而失去价值,我们只要遵循这些常识,不与常识相悖而行,就不会犯错误。

我们平常说的逻辑则主要用来说明现象、事物的秩序和规律,符合秩序、规律的就是符合理性的,当我们按照规律进行有秩序的、有条理的思维时就是一种理性思考。

但是,常识和逻辑却是当前社会最缺乏的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没有思考,人云亦云,傻傻的跟风,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理性思考。


去做,不用得失判断未来


我经常说,很多道理不是想明白的,而是做明白的。很多事情你不去做,你的认知也得不到内化和提高。我一直都主张多做事,因为做事会迫使你思考,迫使你学习,你边做边学、边学边做的过程就是你改变和提高认知的过程。

所以,我们不要用现有的经验和认知限制自己,做任何事都不要先假定一个理由说这事不能做,我的一个逻辑是不管好坏,先做再说,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,不管任何事,可做可不做的,就先去做。哪怕是吹的牛,也要尝试去做。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,唯一限制你的,就是过去的认知,唯一毁掉你的,也是过去的认知。

但是,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很容易用得失去判断未来,有好处就做,没好处就不做,很多人因此就把自己的未来给毁了。其实很多事情在没做之前是无法用现金的得失来衡量的,本质上我们做很多事很难马上与现金有关,但是却可以马上与经历和能力有关,而经历和能力就是财富,是可以变现的,只是能力变成现金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。所以我才说凡事做就好了,想那么多干什么呢?

我曾经在招聘时很看好一个人,就问他能不能给我写一个文案看看,结果他没写,我也没要他,后来知道了他为什么没写文案,他说“我要是写了,你没要我,你用了我的文案,我不吃亏了吗?”这是典型的用眼前的得失来判断未来。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,在做事之前先判断这个事儿对我有没有用,能不能换钱,如果都是这样功利,就很难静下来做事情,越是静不下来做事,就越没有收获,就越浮躁,越功利,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。


我的认知也在改变中


我在这里做直播,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,我从来都不吝啬给你们讲真东西,我非常愿意把我的思考逻辑全部讲给你们听,我一点都不担心我会失去什么,因为我讲出来就是锻炼我自己,提高我自己,而且我所有的思想都是基于我自己做事和思考而来的,都是我自己经过长时间沉淀下来的,我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改变和扩大中的,所以我从来不担心你们会超过我,因为你们成长,我也在成长。

总之,我非常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沉下心来,多做事,多思考,不墨守成规,不断突破固有的认知,扩大认知,提升自己。

60 次查看0 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